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

數字人生:美國十年 工廠生產量升3成 工人量跌3成




 蔡東豪:「過去10年,美國工廠生產量上升3成,但工廠就業下跌3成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爽報》
「過去10年,美國工廠生產量上升3成,但工廠就業下跌3成。」
《大西洋》雜誌
100年前,科技進步徹底改變了工業和農業,大量生產需要大量人手,沒技能的人也容易投入工作大軍,這時期有技能和沒技能的人收入差距不大。
過去10年資訊科技改變了工作環境,重點是生產力大躍進,需要的人手減少,技能變得重要,有技能的人和沒技能的人收入差距愈來愈大。
美國工業有沒有問題?唔知點答,生產力上升永遠是好事,代表生活水平提高,水漲船高,所有人或多或少會受惠。另一方面就業下降,而失去份工的人多數是欠缺技能的一群,這些人最難搵工。
或者這是進步的代價,100年前工業和農業未踏上高速生產力快車的時候,人與人之間比較平等,不幸的一群、犯過錯的一群,會有第二次機會,讓他們從頭再來,不難再走入主流。
今日被拋出生產力快車的代價,是可能永遠趕搭不上。提升生產力是工業的永恒目標,但同時製造出解決不了的社會問題。

蔡東豪
文中提到,這樣會使失業上升。

但這等於你問,用電腦打字使街邊寫信佬失業,有自動擦鞋機會使擦鞋仔失業,咁好唔好將啲嘢自動化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commendations by Engagey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