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

書到用時方恨少 以總供應與總需求AS AD 的應用解釋香港的滯脹風險

有很多時候真的書到用時方恨少 (錢就用唔用時都好少會覺得多,你試下問下李嘉誠丫!!!) ,好似以下一段轉載自有線 Money Cafe 的文章,若你要清楚知道是講什麼的,你的宏觀經濟知識必然要有番咁上下水準!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Money Cafe 有線財經資訊台 Money Cafe  20111111日星期五

香港經濟體系細少,但一個季度經濟數據,到兩個月零十一日後,先至有公布。

相比祖國,新加坡,遲左最少三,四星期。係我地數據搜集太認真,抑或人地太快呢!!

第三季香港數字,最大驚喜唔係下調預測,而係第三季按季增長力保不失,令我地暫時避過連續兩季負增長技術衰退。
[RC: 這是國際上界定何時一經濟體為衰退的定義]

呢個都可以歸功特首兩日前「狼來了」,不過興奮過後、大家都係要回歸現實: 衰退今天不來明天來!

消費力撐,外圍唔得,第三季驚喜之處,係固定投資竟然雙位數增長。

勢估唔到,祖國固定投資推高經濟呢套,香港用得著。

第三季投資按年有百分之10.2升幅。而受惠機械,設備等投資部份、錄得兩成六強勁升勢。好大程度上,係受基建工程上馬刺激。
[RC: GDP計算中 C(消費) + I(投資) + G(政府消費) + (X - M)(淨出口)的 I 部分,I 只計算固定資本投資,而不包括買股票(因不涉及任何生產)]


如果剔除投資部份遠比預期高升幅,肯定第三季會係按季負增長。前景點,政府講左好多次: 外貿風險最大,消費增長未必維持。

但同幾次經濟調整期唔同,學者擔心係香港今次唔係衰退風險,而係滯脹。[RC: 滯脹者,食得太多是也;一個經濟食得太飽,便會行動遲緩(經濟停滯-低甚至負增長),以及頭昏腦脹(通脹)。而其成因是
生產成本上升(如油價),致使短期總供應線向左移,使物價上升及GDP增長受壓]

財爺之前話,衰退風險取代通脹,未必岩。外圍需求的確放緩,亦相繼加入印鈔,同貨幣寬鬆。

最斃係製造唔到需求同時,但就令整體物價好難由高位大幅回落。[RC: 即啲錢冇推動到總需求線向右 - 担心前景減少消費及投資,卻好可能推動總供應線向左 - 短期多左水攞去炒樓炒資源而推高租金及油價]你睇近期油價古古怪怪就知。

以往,香港經濟轉差,但成本下移,到一個均衡點,就會帶動番經濟活動,97金融風暴如是、沙士一樣係衰極反彈。 
[RC: 經濟衰退時資源價格會下跌(如工資、租金),成本下跌使生產可帶來的利潤上升,因而推動生產使總供應線向右移,促使經濟復甦(GDP上升)]

但如果今次情況估計無錯,就算經濟未衰到負七負八,但高成本因素可能拖慢實際復元期。

由於美國數字真係無預期咁差,大行衰退預警,暫時未夠響。但近日,已經有銀行界,監管者提出警告,歐洲抽資,或者歐資銀行減少信貸,殺傷力都係最大。

亞洲貨幣轉弱,人民值唔貶值,從穩定資金流角度睇,係岩!!但第時如果歐洲央行印埋錢,歐債問題以為解決,呢個局,只有更難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commendations by Engageya